内饰对比
柯迪亚克的车内座舱,没有太多好说的,依然是德系大众的设计风格,不过斯柯达还是在个别地方有着自己的设计想法,并与大众车型区别开来,比如硕大的竖状空调出风口。
昂科威则坐拥360°环抱驾驶座舱,看上去很高档,用料也比柯迪亚克要好一点,这也是别克品牌的优势,在豪华感的营造上比别的品牌强,懂得消费者在意什么,不花无用功。
柯迪亚克中控台还是德系传统的T型样式,所有功能区和按键都集中在中间,一切都是简单实用为主。昂科威上部的功能区则稍微向驾驶员侧倾斜,设计思路上遵循以驾驶者为中心。
柯迪亚克这套仪表盘与大众其他车无异,中央的液晶屏也能显示足够丰富的行车信息。昂科威这套别的没啥问题,就是油表和水温表放在上面,主屏放在下面,隔着方向盘,会造成一定的视觉盲区。
斯柯达全系车型的多功能按键都使用左右两侧两个旋钮,并搭配3个实体功能按键辅助,简洁明了,操作起来非常顺手。定速巡航功能由于使用率不高,被单独设计在大灯控制拨杆的下方,很合理。
两车方向盘都采用了细腻的真皮包裹,手感不错。在多功能按键的设计上,昂科威明显做的太复杂了,不方便使用,初次使用容易让人找不着北,一共16个按键,而柯迪亚克只有6个按键+2个旋钮。
参与对比的柯迪亚克330TSI 7座豪华版配备的是一套6.5英寸的MIB多媒体系统,功能性上非常丰富,柯迪亚克主销车型配备的也都是这套系统。
除了6.5英寸之外,柯迪亚克还有两台顶配车型,配置同步升级到全玻璃屏8英寸MIB多媒体系统。关于这两套不同尺寸的多媒体配置差异,请参考下面的链接。
两套系统出生于不同年份,大众的这套MIB已经搭载在很多新车型上了,而昂科威的这套大屏在各方面已经落伍了。使用的电阻屏,需要很用力才能获得触控反馈,现在都是高清电容屏的天下了。
昂科威中控台右侧还镶嵌了一颗时钟,不过是凹陷进去的,并且位置靠近副驾驶,以驾驶员正常的视角,是看不清楚时间的。
两套系统的倒车界面,柯迪亚克的清晰度要高于昂科威。不过,昂科威带有行驶轨迹预测功能,这点比柯迪亚克做的要好。
空调面板,还是各自的品牌的设计布局,自动空调和前排座椅加热都有,昂科威两侧显示屏集成触控功能,柯迪亚克则为旋钮控制。
两车都带有一键式进入+启动功能,只是按键位置有所不同,柯迪亚克的启动键就在传统的钥匙锁孔位置,这点被不少人吐槽,希望厂家后期能够改进。
之前雷总说过,说YU7应该在今年6、7月上市,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,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,地点在深圳。要知道,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,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,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,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?不管怎么说吧,雷总、化哥,咱上点心吧,真的是“火”烧眉毛了。说到“火”,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,为什么这么“火”,YU7到底有啥昂,非得等着YU7。
五一大家都放假了,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,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,你们是真能“坑”自己老板啊!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,穆峰总就说,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。这回魏总也表态了: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,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。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,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!
当下,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,仿佛大家都觉得,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全球最畅销品牌、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,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。
纳米06首创“天地门”,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,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。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,下门展开是1200×900mm承重平台。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?踏乎的,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。
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“换壳版eπ007”。它俩底盘核心参数,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,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,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,懂的人都懂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:“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!”但网友不吝这个,毕竟两车轴距一样,尺寸就差几厘米,说是“巧合”,确实牵强了。